台灣出好米,好米在富里
花蓮縣富里鄉位於花東縱谷的中間點,一片充滿生機的自然之境,富里鄉就在這一片翠綠中的最深處,不管從鄉內哪一個地方翹首顧盼,都能一眼望盡釉綠的山脈、清澈的溪水、湛藍的穹空、雪白的雲絮,種植的良質米一向都有「米之珍品」的美名。
花東縱谷的稻米品種有台梗16號、台梗2號、高雄139號、也有一些香米類,如台梗4號。所以,花東縱谷也有台灣的「天府之國」的盛名,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品牌行銷多年,馳名全國。例如富里的富麗米、池上的池上米、關山的關山米、鹿野的福鹿米,尤其富麗米和池上米是日據時代朝貢天皇的貢品,富麗米和福鹿米也曾經行銷到日本過。
富麗米,是富里鄉的名產,每年平均產量大約是兩萬四千噸左右,由於產量很高,因而被在地人取了一個「東部米倉」的美名。因為氣候的影響,使得該地區稻作的生長期比其它地區還要長了許多天 富里日照時間短,一期稻作需要140天以上,遠超過嘉南地區的90天而一般的米只僅需要120天的生長期,富麗米的生長期卻比一般米多了一成的時間,所以榖粒特別飽滿結實,品質也就特別的好。
從花東縱谷種出來的米,味道絕不會比進口米差,同時為了不和進口米混在一起,因此特別創造出「縱谷好米」的品牌。最近台灣稻米的消費市場,多了大量進口米的競爭。國產米將在稻米市場上強調新鮮度與品質的優勢,提供消費者最新鮮的米,或許未來還可以有專人送貨到府,爭取消費者的認同。「縱谷好米」將花東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以統整,不斷的提升耕種的技術,來提供消費者又新鮮,品質又好的最高級良質米。